top of page

廢棄木圍籬   在他手中變桌椅

紀州庵,臺北城南同安街底的一棟日式老房,

房裡房外和街坊鄰里的古古今今,與鄰邊的新店溪水共流近百年,

日常或不凡的種種舊事說也說不完。

興建於日治時代,紀州庵原為日人經營的河畔高級料理亭,當年風光澎湃,不但有「本館」「離屋」和「別館」三棟建築,更有船屋三、四艘,供客人一邊遊河,一邊享用現撈的鮮魚料理,還附帶酒鄉必備的藝妓服務。

 

國民政府來臺,城南一帶日式建築多半被改建為公務人員宿舍,三棟老房子轉為市民居住空間,木建築也曬著光陰慢慢老化,到了90年代,兩次無名大火讓紀州庵僅剩「離屋」不離。千禧年後,在都市更新與文化保存的兩派聲浪中、有心人士們十餘年研究調查的推動下,爭取到臺北市政府的支持,成為市定古蹟,紀州庵新館遂於 2011 年開幕,原有的「離屋」也在 2014 年修復完畢,正式對外開放。

 

今日,面對「紀州庵文學森林」園區大門右方,幾棵老榕庇蔭著一座木平台,選張長椅坐下,這裡可說是端詳園內新舊兩館、遙想百年風景的最佳位置,而你可知道,連這幾張木桌木椅,也有著一段受人珍重的故事。

 

修復舊館期間,施工單位將「離屋」以木圍籬圈起,木頭包木屋的景象,比起城市裡常見的鐵皮包水泥工地,已屬難得。隨著開館大日逐漸逼近,心細的館方開始思考木圍籬再利用的可能性,因緣際會中聯繫到一位木工師傅。

 

師傅將拆除後的南方松木條一一打磨除去表面防腐塗層,裁切組裝成適用於戶外的長桌、長椅等家具,並定期為它們漆上可以防雨的水性環保漆。替木圍籬規劃第二春的幕後推手,是人稱阿愷師傅的趙文愷。

 

用回收木頭創作,光是前置的處理過程,比如拔釘、去漆、處理損傷等,往往比使用新木材還費上好幾倍工,然而,阿愷並不獨善其一,在新舊之間一切隨緣。「新的木頭,可以感受到它的新鮮,可以像白紙般自由揮灑,但有時候用起來又會覺得有點奢侈;而回收的木頭,彷彿可以感受到它的過去和經歷,好像用一種醫生問診的心情,為它思考去或留,幫助它的壽命延續下去。」

除了用紀州庵木籬笆改造戶外家具,阿愷從 2012 年開始便在唐青古物商行擔任家具修復志工,長期為店內殘而不廢的二手家具找到新生命。時至今日,他不定期在唐青開課,分享家具修復竅門,也成為店裡的兼職醫生,一週到店問診一次。這個下午,我們跟著阿愷的身影從紀州庵前往唐青,途中他帶我們繞道牯嶺街街尾的南海藝廊,參觀另一件2014年所曾參與之作品「浮舟」。

 

那是一個架高的建築體,利用鋼結構和前期展覽所剩的木料所建,一邊連結樓梯,另一邊則是讓人童心大開的溜滑梯,建築下方停著一輛改造腳踏車。阿愷說自己在此案中擔任統籌,中介於南海藝廊和創作團隊之間,這件作品企圖藉著建築量體和可以移動的腳踏車,拉近南海藝廊與社區居民的連結,成為城南一帶流動的展演平台。

 

來到唐青古物商行,今午等著阿愷的老病人,是張斷了頭但不減華麗的單椅,阿愷隨即拿出鑿刀、角尺等工具,開始工作。他在破碎的木塊和椅子上鑽洞,打入木盾,步驟之間,想起他在紀州庵大榕樹下所說,一時間不敢再與他閒聊。「做木工最怕不專注,一恍神就會浪費木頭,傷害自己。算料、裁切、對盾,一切度量衡都得換算成精準的數字,算錯了就是浪費。而使用電動工具沒什麼好說,就是危險,如果你有信仰,心中想著神,我覺得還真的有用!」

 

因為阿愷這樣的師傅,城裡那些曾見證往事的老木老物們又再次延了壽,而只要有心,不論百年老屋,或是短期工地木柵,皆能再陪伴你我多些時日,一同參與街坊鄰里的大小新鮮事。▍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