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藍帶廚師讓醃豬肉和佛卡夏結合了

週末的信義區,臺北101的人們穿梭在國際時尚之中,不同國家的口音不只留在高樓裡,一步步的,他們都往旁邊的一片不同幾何建築與綠地起伏並行的街區移動。

 

這裡是臺北市信義公民會館,過去的四四南村。人們在這裡一樣穿梭,但在不同的攤位之中,是小農帶來一塊田與一塊田之間不同風水民情的味道,或者,他們在市集的每個攤位之間,品味他們雙手編織的、縫製的、彩繪的不同世界,青年的風格、文化的任性,在市集上面展現;歷史的韌性,也在廣場邊的房子裡面說出它們的過去。

 

一個27歲的女主廚走在四四南村,她拿起「好丘」店裡來自臺灣各地的天然臺灣味,有醬油、果醬、香料還有稻米甚至麵粉,她的名字是Angel,巴黎藍帶廚藝學院畢業的她擅長用不同文化的食材做出麵包、蛋糕甚至義式料理。曾經,原住民的醃豬肉與佛卡夏麵包結合,高雄山區的食用玫瑰藏在英式司康裡,就像好丘的貝果裡面包著不同的臺灣味:地瓜、紅豆、香蕉,對她來說,四四南村告訴她聽著自己的初心是對的。

 

品味,是她想獻給臺灣的禮物。如果人們都懂得品味,那麼不好的食材、食安問題就能減少,做為廚師,短時間無法期待所有的餐廳、廚師都用到最好的食材,但她想從自己做起,從臺灣的好味道開始發現未來,為此,她必須綜合過去在不同國家的烹飪、求學經驗,開發新的配方。

 

在地化的創新,正是四四南村的特色。

 

市集中處處可見傳統味道以最新的形式表現,如春一枝的冰棒,如小農自己做的手工餅乾。不只是食物,這裡不同的書籍、音樂表演,甚至是二手市集,都講著臺灣各地不同的生活故事。

 

如果說食物是一個生活文化的具體體現,四四南村,就成了Angel最好的靈感來源,感受人們如何享受這塊土地,再利用不同的食材進行創造,完成真正的臺灣味。

 

其實,四四南村文化熔爐的角色從五○年代就開始了。當時,四四南村就是平民眷村文化的交會地,跟現在的市集一樣,不同地區的生活型態在這裡熱鬧著,四川的炒辣椒、山東的餃子,好米跟麵條都在這裡展現,文化就在這包容跟爭豔之中,慢慢浮現專屬於臺灣的新味道。

 

當土地開發跟著信義區都市重劃而來,四四南村的原住戶也在民國88年全部搬走,迎接眷村改建。但一座城市的在地文化怎麼辦? 當時,社區居民及文化界人士發起眷村文化保存運動,成立四四南村文史工作室。爭取之下,四棟建築物包括現在的特展館、眷村展示館、展演館、社區館、中央廣場與眷村文化公園,終於被保留了下來。

 

Angel的身影夾雜在國內外遊客之中,低矮的木造眷房落在摩天大樓之下,誰說臺北金融中心不能跟老眷房做鄰居?誰說,龍眼不能跟馬卡龍結合呢?

 

四四南村如今之於臺北,展演著傳統中不只能長出創新,而且好好地呵護與維護之下,傳統與新穎可以並存,加上了創意所演繹出的傳統文化,甚至是最受人們歡迎的「新」。

 

走遍了四大洲,從泰式料理做到法式甜點,如今的Angel專注在尋找臺灣味更多的演繹可能, 就像四四南村中那些年輕人,利用各種傳統文化元素創造新鮮的自己一般,一個藍帶廚師,不停地在四四南村中尋找臺灣味的新可能。▍

bottom of page